学院举行“行走的非遗工坊”课程实践活动


418日,美术与设计学院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开展“行走的非遗工坊”美育课程实践活动,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陆涵宜带队,30余名学生作为“文化传承特使”参加。

现场,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师生们梳理了从新石器时代彩陶到当代琉璃艺术的美学演变轨迹,感受到了中华工艺史的博大精深。通过“文物语境解读”环节,大家不仅看到了器物本身,更理解了其背后的社会图景和历史文化,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到情感共鸣的美育升级。

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李洪光现场介绍并演示拓印技艺,古老的纹样通过年轻人的双手在宣纸上重生,实现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也为其设计创作提供灵感。

此次活动旨在通过“文物鉴赏+非遗体验+创意实践”三维一体教学模式,建立“资源互通、人才共育、成果共享”的三维协作机制,探索校馆协同育人路径,丰富美育课程体系,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


乐 教 好 学 和 谐 创 新